熊谷加世

产品 案例 我们

公司动态
熊谷公司给了我一个平台

我与熊谷公司的董事长熊健先生,相识于2002年年末。当时,我们共同成为了《儒商书院》的第一批学员。第一批学员只招了 12人,每季度集中上课两天,全年上课八天。

第一次上课就在成都体育场里面的聚友会所,由冯学成先生主讲《大学》。课前,冯老师赋诗一首——《儒商书院开学誌喜》:

寄命乾坤阅事多,烟飘百代任婆娑。君今喜得神仙诀,富贵乡中唱凯歌。

冯老师讲《大学》,告诉大家,重点就是“正心,诚意”,要知止,止于明德,止于至善。而“君子以思不出其位,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,动静不失其时”。

后来,书院的主办者因为工作的变动,经常不在成都,顾不上这边,这个书院就近似“瘫”了;但是我们已经有了兴趣,怎么办?于是帮助冯老师组建了“龙江书院”。重新找了学习的地址,就在离老师家较近的锦阳阁租了一套民房,大家继续在“富贵乡中”唱凯歌,而之前儒商书院的学友,基本就剩熊总和我在坚持。

再后来,由于房东要卖房,价格太高书院无法承受,于是大家又凑钱,买了温江奥林匹克花园的一套民房,算“龙江书院”有了自己的“道场”;熊总和我仍然坚持到书院听课。

熊谷公司

整个龙江书院运行过程中,熊总都是出了大力的,不但人要到书院听课,而且在资金上大力支持书院。记得有一次我们在“虎标行”喝茶的时候,与几个企业界的朋友谈论传统文化,他们也有兴趣,于是我就萌发了,到熊谷公司讲课的意愿,与当时的院长史幼波先生商量,能否到熊谷公司去讲课呢?也算是回报熊谷公司对书院一贯的支持嘛。

结果我们到熊谷公司与熊总交谈,他很高兴地答应了,希望也讲《大学》。问了史院长需要讲多久?大概十次课吧。熊总当即就告诉行政部的曾老师,你去支付xxx元,作为培训费付给书院。我马上说:你们已经给书院很大的支持了,今后讲课不要钱的,就是书院回报公司。熊总坚持要付款。

过了没有几天,我当时身体不好,正在去取药的路上,接到曾老师的电话,告知,已经把款全额转给书院,你们查收一下。我的眼泪强忍着没有落下来,此情此景,我终身难忘。

第二个月,即200933日,我们才开始在熊谷公司对骨干员工讲述儒家的经典——《大学》。每次熊总都在场认真听讲课,并且要分享。第二年,又讲了《中庸》。

熊谷公司给了书院一个平台,在以后,书院就大胆到其他企业去讲述传统文化了,至于费用,有熊谷公司的先例在那里摆着的,根本就不用费口舌。

书院的院长要离任了,冯老师推荐熊健先生继任院长。理事会一致通过后,熊总上任了,从此他身兼两职,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肩挑起来。

2012年年初,熊总又推荐我到熊谷公司的讲台上去分享传统文化,我主要分享《庄子的故事》。开讲那天,我很惊讶,是熊总很慎重向所有参加分享的员工,介绍我的过去,把我捧得那么高,真让我汗颜,在心中告诫自己:一定不辜负公司的期望。

再以后,我不但在书院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修传统文化的体会,也堂而皇之到社会上去分享了。

2012年2月的一天,我和江西“明月书院”的朱院长,到一个朋友的书吧去,那位朋友告诉我,有套书叫《活法》你看过没有?于是他们讲了稻盛和夫,讲“作为人,何为正确?”又讲要有“国学企业文化读本”。朱院长说:今天的事要记下来,可能就是一个转折点……

熊谷公司

后来看了一本《活法》,感觉的确不错,中国的“阳明心学”在日本用得那么好,居然能创建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。顺势推荐给熊总,结果熊总的动作更快,不久组织企业开始学习《活法》,而且参加成都地区的“盛和塾”,还让我也去参加学习。再后来,凡是熊谷公司员工发放《活法》的有关书籍和资料,都要给我一套。我还有幸参加公司骨干员工每周四晚上的学习,听着每次学习后的分享,看着大家一步一步踏实地在“知行合一”。

因为说到“国学企业文化读本”,3月份,熊总就决定在自己的企业办一个内刊,表示要同书院一起来创办,一是相互提升,二是解决书院资金问题。 

冯老师知道后,很快就给这本“国学治企文化读本”取名《熊谷论道》。名称确定后,4月的一天,我们得以邀请了书法家葛默安老先生到新津的梨花沟游玩,趁着老先生高兴的时候,拿出预先准备的文房四宝,请老先生挥毫留宝。

已经九十五岁高龄的老人,潇洒自如地,横一幅,竖一幅,一共写了两幅“熊谷论道”。墨宝装裱后,挂在熊谷公司,前来公司的其他书法家看见后说:这幅字,了不得,一点烟火味都没有啊!

熊谷公司

这本《治企读本》的内容肯定以传统文化为根本。511日确定,读本的原则是:修身、齐家、治企。通过这个来反映熊谷企业员工的学修及提升,属于精神价值的产品。

冯老师也厉害,很快就把《读本》的栏目重新确定了:熊谷之路,熊谷几案,熊谷基石,学养之要,道蕴禅心。最后加一个,熊谷回声,既是新闻又是下一期的祈望。

内容确定了,那装帧设计呢?熊总希望要厚重,凝重,耐看,受用。几经周折,最后从开本大小,页码总数,用纸的考究基本达到要求,才开始总体设计、制作,印制。到现在已经九年了,根据公司文化建设的需求,后来还制作了《合订本》,可以作为礼品赠送客户和其他朋友。

熊总作为编委会主任,在对待“读本”上,的确“事必躬亲”——每期读本里面的文章,第一篇都是他自己写的,其他中高层管理者也要撰文,员工就自由写稿;而且每期审稿,熊总都要到场,从不缺席,一篇一篇亲自过目,提问,把关,一点不马虎。他总说:“企业文化建设是大事,我不抓谁抓?”

熊总亲自提名我任《读本》的主编,对于从未搞过文字工作的我来说,难度实在很大,但是熊总给我极大的信任,把原则确立后,任我去运作,有求必应,从不为难我,包括费用的支付。越是这样信任,我越是如履薄冰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上无为,下必有为;我应该迎难而上,把困难当机遇,把《读本》当成修炼自己的道场。每年两期,已经制作了二十期。

熊谷公司

2014年,一次偶然的事件,我想给熊谷的子弟进行传统文化的铺底熏陶,感觉这个是“长久企业”应该做的。找个机会把这个想法汇报给熊总,可能我没有说清楚,熊总以为是讲几次课,后来知道我想长期办下去,他说,再思考一下;趁着江西“明月书院”的朱院长回成都,一使劲,熊总就同意了。大家开会研究的时候,有人提出,万一过程中有的孩子出安全事故怎么办?熊总稳稳地说了一句:只要不是人为故意的,出事由我全权负责。这句话,多么地“暖心”,吃了这个定心丸,我们肯定拼命去做这件事了。

我们也进行了“顶层设计”:一切从心出发,打开孩子们的心扉,明明德,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。

八月份,冯学成先生亲自为此定名为“熊谷明志堂”,让孩子们能“健康快乐灵动知礼,达古识今博大包容”。

熊谷公司

九月十三日,“熊谷明志堂”举行开学典礼,二十七日正式开课了。我们希望在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,遵循一个原则——要让孩子多收藏,现阶段就是“藏”,不要急着去“用”,力行是终身事,而藏是年幼时期必须要完成的,根深才能叶茂。

“明志堂”初期的志愿者大多由“龙江书院”的学友担任,公司只有一人参与。我们不只要让孩子“明明德”,重要的要让公司的员工借此成长,挖掘熊谷公司内部的志愿者,培养他们,也是办“明志堂”一个重要目的。

几年了,公司的志愿者由一人参与,到现在已经有六人,都能独立讲课、教学,且大部分事情都由他们自己来完成;而书院只有两人参与。

五年间,公司的子弟不间断地,在小星期的周六随同父母到“明志堂”渡过快乐的一天;每年有孩子升初中,没有时间来听课,但每年都有新的小孩子进来“快乐灵动”,收藏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人数总体保持在二十人左右。

熊谷公司

熊谷公司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,让我在“古来稀”的时候,居然“不知老之将至”,还能够逍遥、自在地望道而行。借熊谷公司推行企业文化十周年之际,再次感恩熊谷公司!

返回
列表
上一条

熊谷明志堂那些“学书”的日子

下一条

熊谷公司企业文化的浪漫与理智